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指南:提起、审理和执行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百科问答9个月前发布 jdkjadmin
132 00

提起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犯罪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的,针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民事赔偿请求。其赔偿范围包括:

  • 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 财产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失、财产贬值、财产修复费等。
  • 精神损害赔偿:包括精神痛苦、精神慰藉、心理治疗费等。
  • 其他损害赔偿:例如交通费、误餐费、诉讼费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还包括以下内容:

  • 犯罪所得的追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53条,人民法院可以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追随者查封、冻结、扣押、没收犯罪所得。
  • 罚金的裁量: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刑法》第72条,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判处罚金,以弥补被害人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并非仅限于以上所列内容,还可以视具体情况进行酌情认定。例如,在重大突发事件或特大犯罪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典》第12条,对被害人做出公平合理的补充赔偿。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犯罪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收到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通知书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状。

起诉状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 犯罪被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基本信息。
  •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基本信息。
  • 犯罪事实的简要陈述。
  • 赔偿请求的具体数额和计算依据。
  • 起诉人的签名或盖章。

需要注意的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只能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提出,不能单独提起。

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后,应当按照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程序进行审理。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也可以调取相关证据材料。

人民法院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应当坚持下列原则:

  • 客观公正原则
  • 依法审判原则
  • 保障被害人诉讼权利原则

人民法院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后,应当在5日内将判决书送达犯罪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执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生效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按照判决确定的期限履行赔偿义务。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拒不履行赔偿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方式包括:

  • 拍卖或变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财产。
  • 扣划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存款、工资等收入。
  • 限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出境。

需要注意的是,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执行期间为1年。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在1年内履行赔偿义务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延长执行期限。

结语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保障犯罪被害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犯罪被害人可以及时获得赔偿,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应当秉持客观公正、依法审判的原则,保障被害人诉讼权利,维护公平正义。


好看的剧集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