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撤销的含义
案件撤销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依法终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追究。案件撤销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受到刑事追究,其刑事责任消除。
案件撤销的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案件撤销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触犯刑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虽然触犯刑法,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精神疾病不能承担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被宣告免予刑事处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其他法定事由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案件撤销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提出撤销案件的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撤销案件的理由和事实依据。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二、审查阶段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符合案件撤销的条件;撤销案件的申请是否符合事实和法律规定;撤销案件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三、决定阶段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撤销案件条件的,应当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决定应当载明撤销案件的理由和依据。决定应当送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四、执行阶段
撤销案件的决定作出后,应当立即执行。执行的内容主要包括: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注销案件;清除犯罪记录。
案件撤销的法律后果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受刑事追究,其刑事责任消除;被撤销案件的犯罪记录不得作为前科或者其他刑事处罚的依据;撤销案件的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名誉不受损害。
特别提示
案件撤销是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终止刑事追究的一种方式,不可滥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应当在了解案件撤销的条件和程序后慎重提出申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严格审查案件撤销的申请,依法作出决定。如果您还有任何问题,请咨询律师。
AI绘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